今天咱们来说信息流广告出高价这事,“出高价”不是指出价的绝对值有多高,比如1000元是高价、5元是低价,出高价其实是指出相对高的价格。
出高价是信息流里的敏感操作,因为出高价就意味着有高成本的风险,可能会带来一定损失;但一些时候它又是关键操作,在一些情况下如果你不出高价,可能账户连500块钱都花不出去,“出高价再降下来”这波操作可能就是账户能否起量的关键。
1、出高价的两种思路
其实在进行出价的过程中,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,一个是真实的预期成本,另一个出价不是真是的预期成本。
针对于第一种方式来说,其实就是要提高之前的成本,比如说以前一个成本是10块,现在是11,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升出价了。要知道ECPM与出价息息相关,一般出价低,ecpm的值也越低。反之则越高,所以想要促进消费肯定要提升出价。
针对第二种方式来说,出价不代表真实预期成本,那么出高价就是一种优化手段了,并且是一种很常见的优化手段。出高价通常要伴随着降价,也就是“出高价再降下来”。
2、高出价再降下来
什么时候适合出高价再降下来?其实这没有一个定数,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直接按目标成本出价,很多时候我们上了素材之后就是花不出去,在一遍又一遍的换素材、定向之后还是花不出去,那么我们就只能通过提价的方式来看能不能起量。我们只有通过先提价的方式,看量之后再去尝试控制成本。
3、出高价之后的成本问题
我们先明确,转化出价对成本控制的原则就是:出价大于或等于转化成本,系统不会明白你在出价之外还有一个真实预期成本,也不会按着你的真实预期成本帮你优化。
所以转化成本在出价以下都是正常的。可能低于你的真实预期成本,也可能高于你的预期成本。同时系统会有一个原则:尽量让一条计划以它能达到的最低成本去跑。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转化成本远低于出价的情况。
我们一定要记住,在目标成本的基础上去获得量,如果不能满足转化成本的要求,那么就必须通过降价的方式去满足我们的目标成本。